2025年8月28日下午,永利yl23411于511会议室隆重举办院徽、院训发布仪式。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地72级校友代表以及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仪式由学院党委副书记陈云主持。

发布仪式上,院长孙雨系统阐述了院徽、院训从征集、评审到最终确定的整个过程。他指出,学院面向师生、校友及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创意,经过多轮严谨筛选和专家评审,最终确定的院徽与院训充分体现了学院的学科特色与文化底蕴,凝聚了集体智慧,反映出学院对文化建设的深切重视。

在与会人员的热烈期待中,优秀校友代表、中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与院党委书记韦丹宁共同为院徽揭幕。伴随着倒计时声,红色幕布徐徐揭开,院徽正式亮相。其融合油滴、山峰、书本、经纬线及“1960”等核心元素,象征学院在地地球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学术使命,现场反响热烈。

韦丹宁进一步阐释了院徽与院训的深层寓意。院徽汇聚多种象征符号,体现学院探索地球奥秘、服务能源安全的理念。院训“向坤问道,正心笃行”则凝练表达了学院的治学理念、育人宗旨与价值追求,勉励师生恪守学术理想、不断开拓进取。

新生代表、资源勘查工程本硕2025-1班刘欣怡在发言中表示,入学伊始便深切感受到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与人文关怀。院徽与院训的发布使她更加理解学院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根基,也坚定了其刻苦求学、为院争光的信念。

仪式尾声,学院与校友进行了纪念品互赠。学院向校友赠送校徽与院徽专属礼盒,校友则回赠石刻“母子情深”及书法作品,表达对母校深切的眷念与对学院发展的美好祝愿。温馨的互动环节进一步深化了学院与校友之间的情感纽带。


本次院徽、院训发布仪式是永利yl23411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不仅确立了学院独特的视觉形象与文化标识,更强化了师生归属感和凝聚力,为传承学院精神、推动学科发展与学院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附:永利yl23411院徽、院训释义

学院院徽
永利yl23411院徽由油滴、高山、书本、经纬线和数字组成。永利yl23411院徽以蓝色为主色调,象征地球与海洋,体现学院探索地球奥秘、服务能源安全的理念。
油滴:院徽中心处,油滴图案是石油石化能源工业的象征,代表了学院与油气行业的紧密联系和专业特色,隐喻着学院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学院在能源领域持续耕耘的点滴贡献。
高山:油滴内上半部分,巍峨高山矗立,既象征着学院坚实的学术根基与攀登学术高峰的志向,也深刻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座高山代表着学院对地球科学各领域的广泛探索,其崇高志向在于通过地质研究,认知地球系统,守护自然资源,最终将绿水青山转化为惠国惠民的金山银山。
书本:高山底部,书本平放其间,作为知识的载体,象征着智慧和启迪,代表学术传承与学院传播地球科学、培养专业人才的责任与担当。
经纬线:院徽下半部分,经纬线纵横交织,如同勘探人探索地球科学的足迹,其精确性也象征着学院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严谨态度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960:底部的“1960”标志着学院建院年份,作为学校主干系之一,这串数字不仅是历史的刻度,更是学院传承至今的精神原点,见证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坚守与发展。
整体观之,院徽各元素浑然一体,油滴的“实”与经纬线的“准”相映,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高山的“稳”与书本的“智”相契,彰显着学术根基与创新探索的共生;“1960”的历史则贯穿其中,让院徽既成为学院与地球科学同行、与能源行业共进的见证,更化作激励师生能源报国、拓疆闯新、精勘求实、扎根奉献的精神图腾,指引着学院在践行为国找油初心、培育“精、强、闯、实”人才的征程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学院院训—— 向坤问道 正心笃行
“坤”:象征广袤大地,是地球科学研究的核心场域。
“道”:喻指地球形成演化的根本规律与科学真理,“问道”象征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渴望。
“向坤问道”四个字精准锚定地球科学学科本质,以大地为“典籍”,向自然“索真知”。激励一代代勘探人永葆探索地球奥秘的初心、追求科学真理的恒心、实现全面发展的雄心。
“正心”:出自《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强调一则要“使心归正无偏邪”,涵养真诚端正的学术态度与高尚纯粹的道德准则,为治学、修身筑牢精神根基;二则暗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担当逻辑,以正心修身服务国家、为国育才。
“笃行”:强调行为淳厚,脚踏实地。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要求勘探人将地球科学的学习成效、科研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经济发展的实践力量,真正实现“学有所得,践履以成”。
整体而言,院训“向坤问道 正心笃行”既点明地球科学“以地为鉴、探求真理”的学科追求,又明确勘探人“修身正己、知行合一”的成长路径,指引师生正心修身、践行担当,成为报国、开拓、求实、奉献的精神旗帜。
(作者:刘云鑫 编辑:张家琦 审核:韦丹宁)